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发表出版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论著,这些代表作既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成就,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某一领域的基本进展和学术水平。
黄楠森的《哲学的科学之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
国内理论界长期存在着贬低甚至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倾向。面对这一重大问题,黄楠森教授的《哲学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研究》站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可喜的探索。
黄教授提出,一门学问或知识能否成为科学关键看是否具备三个条件,即一个明确的对象;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的一系列原理、判断和命题;这些原理、判断和命题构成一个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符合一般科学的前提条件,因而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他认为,哲学的学科建设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为科学的必由之路,而哲学的学科建设在当下就是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形态。黄教授这一注重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在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澄清了人们对某些哲学原理的模糊认识,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先达的《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学术寻根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总是成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诘难的首要目标;现时代的发展向唯物史观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面对这一重大课题,陈先达教授在新的高度上,研究马克思如何突破以往历史观的局限而走向历史的深处,即发现历史的规律性,以期完整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发展、本质特征和科学功能,《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便是这一学术研究的一部力作。
陈教授学术探究的主旨,是揭示马克思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性。这一学术寻根沿着相辅相成的两条路径展开:一是结合对人类社会发展史、思想发展史的研究,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史前史的认识;二是立足马克思面临的时代课题,揭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求与唯物史观诞生与生长的历史关联与互动,既再现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具体历史进程,又阐述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逻辑进程。
高清海的《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探究哲学创新之路
时代发展呼唤哲学创新,但这很大程度上依靠哲学家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在这一进程中,高清海教授的探索极具代表性。《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就是高教授五十年哲学探索成果的学术性和系统性表达。
高教授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并以此为范导,形构了独具特色的哲学观。他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既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基础问题,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把握人之为人的性质必须超越认识物的方法,把“进化论”与“超越论”、“前定论”与“生成论”、“决定论”与“创造论”等不同维度结合起来。如是,人要“成为人”,就必须超越本能生命、超越个体自我、超越物种界限。他主张,无论哲学以什么为研究对象,都必须从人出发,以人的观点去看待、认识人的本性。他用“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不过是人的本性的自我意识”这两个经典观点表达了他的基本哲学观。
《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属于实践唯物主义与人学领域论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方面,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空间。
李德顺的《价值论》:填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个缺位
李德顺教授以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实践观为基础,遵循与科学认识论迥异的以人和人的生活实践为中心、以人的主体地位和“内在尺度”为依据、体现主体(人)实践活动的方向性和目的性的价值论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价值问题,《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就是其最为重要的代表性作品。
李教授从确认人在实践―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入手,结合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全面阐述了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分类、价值与评价。李教授认为,价值最显著的特性和核心标志是“具体的主体性”,由此他强调了人的主体尺度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同时,他反对价值评价标准上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的需要和利益即客观的价值标准才是衡量评价标准的尺度;他强调,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没有了个人也就没有了社会及其需要。李教授的探索厘清了作为理解价值的基础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等概念,突破了“主客二分”和客观主义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视角。
《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论领域论题,其探索填补了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价值论”缺位的空白,为在我国确立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论提供了开拓性的理路,被誉为我国价值论研究的奠基之作。
袁贵仁的《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意义
在新时期,要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等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对当代人类发展提出的各种深层次问题做出回应,发掘、整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袁贵仁教授运用史论结合和多学科考察的研究方法,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思想体系,系统揭示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就是这一发掘的结晶。
袁教授在对马克思“文本”挖掘、考证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关于主体性、自由、人性和人的本质等人学思想,昭示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意义。袁教授不仅提供了完整的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当代图景,而且把对人的研究置于一个广阔开放的社会关系中,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进行考察。开阔的研究视野契合了人的高度复杂性,使其人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更趋近人的本真状态。
王伟光的《利益论》: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
王伟光教授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对利益这个多学科范畴从哲学高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研,《利益论》就是其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
王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利益范畴体系。特别是他提出的利益范畴构成五要素理论、利益分析方法是经济分析方法的延伸的观点等思想,具有较高的创新性。王教授的探索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原则和上述观点,以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问题为理论落脚点,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现实针对性的理论见解。
《利益论》属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一部力作,现实性与思想性是其最大特色。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系统的哲学概括,使该书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回答重大现实问题方面具有代表性。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