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记者纪军报导/中国教育部9月11日公布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开始实施“111计划”,拟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在大学中组建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但“111计划”刚一推出,便立即遭到网友和媒体的质疑和反对。
新京报9月12日报导说,教育部在11日公布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开始实施“111计划”,拟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和一批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融合成研究队伍,以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为目标,将在大学中组建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
《办法》是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又称“111计划”)的实施。“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建设中国高校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在中国高校中汇聚一批世界一流的人才,提升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新京报说,入选“111计划”的高校必须是中央部、委、局、办所管理的“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每个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应聘请有10名以上海外人才,其中包括至少1名海外学术大师。引进的海外人才必须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所属学科领域应该包括基础科学、技术与工程、管理等。
海外学术大师必须为国际着名教授或同领域公认的知名学者,其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学术大师每人一年应在国内工作累计不少于1个月,学术骨干则累计不少于3个月。这项庞大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还将为海外人才提供国际旅费、津贴、住房、医疗等费用。
多维社注意到,中国教育部刚刚推出“111计划”,便立即引起中国网民的关注。持怀疑态度的网友指出,洋人的东西并非全部都是万能、正确的!洋为中用也应该有选择地学、加以区别地学,不能一概照搬!谨慎的支持者则表示,推进科研创新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如果引进的是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优秀的海外学者,的确会对我国的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网易的一位网友说:不是种子(人才)的问题,而是土壤(体制)的问题。新浪网友说,为海外人才提供国际旅费、津贴、住房、医疗等费用,这是何等的代价!审计问题值得关注。还有网友指出:如果没有良好的学术体制和氛围,仍旧以行政主宰一切甚至扼杀学术,即使引进了大批海外人才也难免流于假、大、空。
21CN网友质问道:体质不好盲目进补会不会有反效果?搜狐的一位网友指出:大师是萝卜白菜么?动不动就1000个?!新浪网友在跟帖中写道:中国的教育跟中国的足球一样,如果不搞好自身的建设,只把希望寄托在洋教头身上,那是舍本求末。而网易一位网友认为,必须打破“海归”迷信,把好人才引进和使用的关口。由于国外的科研环境比较好,海外人才对科技趋势的把握比较好。但是,他们对中国国情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外来和尚未必会念中国经。
除了网民对“111计划”提出质疑外,中国一些媒体也对这项引进海外人材进行了评论。红网9月12日的文章以“弄错了时态的‘引进学术大师’”为题指出,记得已故两院院士王选说过一句大实话,“错误地把院士看成是当前领域的学术权威,我经常说时态搞错了,没分清楚过去式、现在式和将来式。”他说,我38岁,站在研究的最前沿,却是无名小卒;58岁时,成为两院院士,但是两年前就离开了设计第一线;到现在68岁,又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已经远离学科前沿,靠虚名过日子。
署名文章称,所谓的“111计划”,首先就是搞错了时态。当别人用托福、GRE把我们的几近成形的年轻人才收割走的时候,我们却在拼命地把他国几近“退居二线”的“权威”引进来,这算不算一种“形象工程”呢?何况,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只是兼职,说白了,这只不过是那些“学术大腕”们的一份额外收入而已。可以想象,那些来华工作的所谓大师,所谓诺奖得主,所谓权威,除了讲讲座,开开会,就一些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还能起到多大的学科带头作用?
不但如此,这种“人才战略”还搞错了对象。“身在国内像根草,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是块宝”,这大概是许多“技术移民”的肺腑之言。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仅2005年中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就超过9000亿元。其中,体制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是导致“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主要原因。
文章评论说,一方面花大价钱从海外引进人才来“装裱门面”,另一方面,又无法充分发挥自己身边人才的作用,这算什么“人才战略”。这些年来,海外留学人员似乎并没有形成“回归潮”,相反,“清华大学电子系毕业了15个研究生,12个去了美国。硅谷里的‘同学’到处都是,我们成了人家的培训班”,这倒是不折不扣的事实。文章说,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始终是“引进”不来的。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与其花钱引进“假人才”,不如“自家土里掘金子”,把钱用到国内人才的身上。
文章最后说,高校是人才的“高地”,然而,这个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却也是官僚主义的重灾区。众所周知,现在的教育、学术领域有着严重的泛行政化倾向,几乎什么资源都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中。在这种有权者得的游戏规则下,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很可能就会在扭曲的竞争机制中淘汰出局。如今,即使引进了几个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这种官僚学术体制下,又能有什么用呢?
华商报9月13日的署名文章评论说,教育部的这个计划可谓气势恢弘,100个一流基地,1000名学术大师,只要货真价实,只要名副其实,以点带面的榜样效应也未尝不能为我国学术进步助推一把。之所以有人担忧有人反对,概因为此前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屡见不鲜,概因为“假洋鬼子”混吃混喝混人民币时有发生。
科技、学术也讲求规模效应,也需要连锁反应。在一个分工日益精细的社会里,协作与互补是必不可少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其效果必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一旦一个基地能形成一种精神气质,如哥本哈根的玻尔气质,其辐射必然引发连锁反应,促进科学界学术界的进步集体发酵。
文章说,目的是好的,楼房图纸是漂亮的,但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过程,需要坚实的地基和框架。曾经的败笔不能抹杀未来的憧憬,但未来的憧憬一定要吸取曾经的教训,那就是:我们要选择货真价实的学术大师,拒绝那种拿着克来登大学文凭的方鸿渐;我们要全职的大师,不要兼职的“空中飞人”;我们给予那些一流基地一流的服务和支持,更要培养一流的学术自由空气;我们要一流的千里马,更要一流的伯乐……如此,“111计划”才能从蓝本步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