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四益 又在说“国学”了,说说其实也没啥,只是不要把它说得那么玄,什么提一提“国学”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啦,什么打出了一面旗帜啦,好像真有一个什么了不得的创举,惊天动地的伟业要出世了一般。 一说“国学”,望文生义,大概都以为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其实,“国学”这词,还是洋货内销。中国古代有过“国学”一词,那是指的国立学校,即后世所谓国子监。这里说的“国学”是十九世纪晚期一些留日学生弄出的花样。日本人把研究中国学术文化的学问叫“支那学”。还译过来,就成了“国学”。曹聚仁说,“其实‘国学’者,只是‘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并非只此一家的学术。”这话是说得很简洁明了的。 不过,“国学”一词内销后,很有些人拿它做幌子,反对新学,反对西学,反对后来传入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一提“国学”,让人不能不想想这到底是哪家哪院的“国学”。后来用了“传统文化”、“文化遗产”一类词儿,“国学”也就不大有人再说了。 事情本来重在内容,叫什么名字关系是不大的。如果有人觉得“国学”这词儿顺耳,便叫叫也不妨。只是一定要吵吵嚷嚷地弄玄虚,实在乏味得紧。诗曰: 旧童话提应放胆, 雌黄信口不须“经”。 先生当记孔丘语, 举事之初必正名。 (实习编辑:刘佳) http://www.bjd.com.cn/BJRB/20060206/GB/BJRB^19246^18^06R183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