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2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最近,吉林大学45名博导落聘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如何看待博导解聘?为了科研项目跑关系搞社交能成为博导的主要工作吗?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顾海兵教授和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潘懋元教授对此进行了剖析。 究竟是专门的职称,还是能上能下的岗位? 问:博导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很高的职位,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博导呢? 顾海兵:现在人们对博导的认识有些偏差。本来依据我国的学位规则,只有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说法,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逐步演变为博士生导师,简称“博导”。现在的博士生导师似乎已成为教授中的又一个层次,似乎是新的职称。有些教授在名片上会特别注明博导;一些调查表、论文评审表上也是赫然印上:是否博导……凡此种种都给本来只是一个普通岗位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戴上了耀眼的光环。 本来,同是高校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但现实是有的教师可以带研究生,有的却不被允许。在世界许多著名大学,不仅教授,副教授、助教、讲师均有资格带硕士生、博士生。研究生导师是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才确定论文指导老师,而且常常不止一个指导老师。 潘懋元:按现行规定,选聘博导主要考察其学术造诣,看是否承担重要科研项目、是否有相应的研究经费、是否有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能力、是否有一定的学历、职称等。如此高的门槛让人觉得博导高不可攀。但实际上,博导不是专门的职称,只是一个岗位,能上能下。简单地说,有博士生选你做导师,你就可以是博导;没有人选,你就是教授、副教授。 拿项目到底该凭科研能力,还是公关能力? 问:最近有一些报道说,不少博导为了科研项目忙着跑关系搞社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博导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潘懋元:博导的主要工作一般是三部分:搞科研、指导博士生和为本科生上课。但目前因为某些原因,不少博导精力分散,很难专注于本职工作,尤其是在科研方面。 科研是博导最重要的工作,也是目前博导最感到尴尬的工作。博士属于科研型人才,对博导有科研的要求是合理的,因科研成果不符合要求而“下岗”无可厚非。如果博导仅靠过去的老本,不能指导学生在学术上有所进步,就没有资格做博导。 但目前衡量科研的标准过于绝对化,这种硬性规定使得博导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以外的拉项目跑经费等事务上。按许多学校的规定,科研水平的高低被简单地换算成“钱”的多少,博导每年必须要拉到一定经费的课题。连续几年完不成任务,博导就要“下岗”。如此,许多博导便把相当大的精力放在拉关系、跑项目上了,项目的“拿来”凭的往往不是科研能力,而是公关能力。项目是否有学术价值、是否能有成果却没有人关心。结果有些博导没什么水平,却因为能拉项目跑经费,照样做博导;而有些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博导因为关系不够,面临“下岗”的境遇。 发表论文是博导的另一心头之痛。有的学校规定博导一年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博导所带的博士生也要发表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论文才能毕业。要发论文的人多,核心期刊少,博导只好利用各种人情关系发论文,还要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学生发论文,甚至自己掏钱给学生出版面费。 博导“走样”的原因及改革出路 顾海兵:归根结底是博导遴选制度不合理。世界上建立学位制度的国家,很少有硕士点或博士点的研究生指导教师要通过遴选和评审的。学生(包括大学生、研究生)由教师(包括讲师、正副教授)指导本是教师的天职,而现在却还要筛选。这种制度不仅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也滋生了许多学术腐败。 建议改革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审批制度,让学生多一些选择指导教师的机会,消除副教授之间、教授之间为争取所谓的导师资格而引发的内耗性矛盾。实际上,只要是一个硕士点或博士点的教师,不管是讲师,还是副教授、教授,他们都应该有资格指导研究生,这也是公平竞争。(杨婷) http://www.cns.com.cn/news/2005/2005-12-12/8/66381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