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国良报道:教资会于日前的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中,公开大学拨款机制的方程式。文件指出,机制除计算院校的教学及研究拨款外,亦会按院校去年的表现及角色而拨款,评估准则包括国际化程度及语文培训等项目。教资会亦建议在二○○五至二○○六年度,一次过额外拨款予香港大学、中文大学及理工大学。 教资会大学拨款机制文件指出,院校经常拨款中,教学用途占百分之六十八、研究用途占百分之二十、表现与角色占百分之十、专业活动占百分之二。 去年教资会进行「按表现及角色拨款计划」,以订定未来三年相关拨款,由三名本地及四名海外委员组成小组评核,涉及款项约十二亿元。在本年度得到这项拨款的院校有三间,分别是港大、中大和理大。 教资会文件称该项拨款主要考虑六个因素:「即院校策略、学问研究、教学及学生成就、社区参与、行政及管治、伙伴合作。」 文件又指评核会就「院校自行选择的准则进行评估」,「小组会考虑院校增值、全人发展、持续发展、国际化、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及科技转移及创新。」 文件又建议未来三年,拨款逾二亿元予八大作为语文培训基金,以支持院校提供学生中英文能力的工作,并按院校的学士和副学士比例计算拨款。 前中大中文系教授杨钟基认为,院校拨款多寡不应单从院校的教研数量着眼,「考虑一间大学的拨款,不能只看研究的数量,还要看学校的其它表现。」 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5-2-13/GW-36460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