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博士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如此众多的博士中,真正能担当民族脊梁的能有多少人? 也许,这正是我们今天的博士生培养必须面对的问题。 研究生不是导师的附庸 10月17日至19日,以“启迪智慧,推进创新”为主题的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5个培养单位的优秀博士生,327篇优秀学术论文,以及众多关注研究生教育的领导、专家、学者汇聚清华。论坛共有法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9个学科的论文交流。 除了高端的学术交流,本次论坛还以其对博士生教育的探讨引人注目。 论坛期间,81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谈及当前的博士生培养,吴老说:“研究生不是导师的附庸,应当有自己的学术见解。导师一定要珍惜学生的原创性。” 但在现实中,博士生成为导师的变相“劳动力”,少有发挥创造性机会的例子并不鲜见。导师与博士生应当维持一种怎样的关系,也成为本次论坛关注的话题。 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赵云罡告诉记者,他听说过一位导师,要求学生每天上网不超过半小时,桌上不能有任何一本专业研究之外的书。对此,同学们质疑:这是在培养能自我发展的人,还是在培训简单劳动力? 10月18日下午,论坛就“如何培养世界一流的博士生”举办了一次研讨会。国务院学位办、中科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8所博士生培养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同参与论坛的各高校带队老师及博士生代表进行了讨论。 许多与会者都谈到,博士生,尤其是直博生,在刚入校时,往往缺乏对所学专业前沿领域或具体研究方向的了解,容易产生畏难或迷茫情绪。这时,与导师的交流更为重要。但是,越是知名的教授、导师,一方面课题多,研究资金较为充足,另一方面负责指导的研究生人数也相对较多,师生交流的机会因此减少。此外,由研究生扩招引起的导师精力分散问题也不容忽视。各高校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也各有千秋。清华大学规定,一名博士生导师每年只能招收三名博士生;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实行了导师指导组制度,从博士生选题、立项到成文、反馈均由此小组成员一同指导,小组一般由三到四个人组成;西北工业大学有师生定期交流的制度,保证交流渠道的畅通。 1杯水与10桶水 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很多人都提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弊端在于“一流的学生,三流的老师”,这一弊端在博士生培养上尤为明显。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的博士生水平差异远远大于硕士生水平的差异,并成为人才外流严重的诱因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博士生导师在数量和素质上的欠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赵伟在发言中提到,没有足够比例的人留下来做研究生导师,使得有些学校、有些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捉襟见肘。 谈及合格的博士生导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博导们给记者的回答是相近的。他们普遍认为,作为导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有相当多的研究经验;要站在自己学科的前沿,能够洞悉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要掌握较为扎实的分析方法,具备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能够打破自己原有的研究领域,跳出单一学科的框框,能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指导学生,而非钻研越深,视线越窄;思路要比较开放,能够接受新的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愿,发挥发散思维的能力,并从中发现研究方向;能够与学生沟通,达成感情上的交流。 对此,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铁虎打了一个比喻:我们常说,作为人师,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但作为博士生导师,要指导高水平、能创新的博士生,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十桶水。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就无法成为合格的博导。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教授也提到,现在招生规定要挂在某一导师名下,这样责任比较明确,但一位导师的知识、能力终究有限。如果将来招生能不再投在某一位导师名下,而是仅报某个学校、某个博士点,进校后由一个导师群体共同指导,学生受到的教益会更大。 创新:从想法到实践 在所有的讨论中,“创新”一词都被反复强调。赵云罡就认为,探索精神和独立开发精神是博士生的首要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博士生教育的生命。 但是,究竟什么是创新?“创新”应当被如何衡量? 薛澜认为,目前国内许多学生都有很多新的想法,这是一个好的苗头,但并不等于创新。只有在“想法”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理论或实证的办法有所探索,并得出为世人承认的成果,才能称为创新。一些现在我们称之为“创新”的东西,实际上只是想法,离真正的创新还有很大差距。 “创新”的衡量标准则是讨论的另一焦点。在10月18日下午的研讨会上,博士生们的发言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同一个词上:文章。“在博士生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文章’这个词。”中科院化学专业的一位博士生说。在中国现行的博士生培养中,“文章”几乎已成了衡量一个博士生创新能力最权威的标尺。 在会上,面对众多博士生对于“文章”几近“狂轰滥炸”般的提问,复旦大学副校长周鲁卫教授接过了话筒:“中国以前的研究生教育几乎是无竞争性的,现在逐渐开始以‘文章’作为竞争标准,首先我认为有竞争比没有竞争好。”他举例说,香港科技大学在录用博士生时,选择了两个候选人中文章数量少而精的一位,因为“文章质量不好还到处发表,这将给学校造成更大范围的不好影响”。周鲁卫解释道:“现在我们的博士生培养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处在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只注重文章,但如果继续往前走,我们就不能只限于此,我们要看到中国博士生培养的大背景和历史发展过程。”他最后提及,除了以文章数量为标准来衡量博士生水平,目前也正在探索在衡量标准中加入文章“影响因子”。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修信介绍了东南大学的一些做法。他说,创新成果应该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在东南大学,博士生要求至少发表3篇论文(2篇发核心期刊、1篇SCI),但是参加重大科研项目或者在学校的重要学术会议上有学术报告,都可以代替发表的论文。在衡量博士生研究成果时主要注重三个方面,即高质量的期刊、重大项目和论文创新,更看中的是研究成果的质量,博士生如果有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就可以毕业。 大学之外的博士生培养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共有51篇论文入选,是所有参会单位中入选论文最多的。其中,32篇论文获得现场宣读,这个比例也是参会单位之中最高的。 由于博士生培养成果显著,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培养方式引起多方关注。 据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吕晓澎介绍,1983年5月27日,我国首批授予博士学位18人,其中12位就是由中国科学院培养的。至今,中科院研究生院培养的博士已经超过万人。在1999-200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四届评选中,中科院研究生院以不足全国总数10%的在读博士生数,获得了超过15%的优秀论文。 近年来,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规模以25%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到2005年,该院在读研究生总数将超过3万,2010年将达到5万,硕博研究生比例约为1:1。 与一般高校相比,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特色非常鲜明。它没有统一的校园,院本部位于北京,其它教育基地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处全国各地。与此相适应,中科院研究生院实行两段一体的培养模式:在第一阶段,研究生集中在北京的教学园区或分处各地的教育基地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在培养单位跟导师进行科研实践并撰写论文。其学位授予工作实行两级审核制度,由各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请学位人员进行初审,由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终审,每年举行一次学位授予仪式。背靠中国科学院的雄厚资源,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结合得更为紧密,研究生们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处于国际科技前沿、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课题。中科院研究生院还设立了社会实践基金和青年创新基金,鼓励学生到野外去考察、到社会中去实践,支持学生开展对前沿领域的探索。 最令中科院研究生院自豪的,还有它的师资力量。据介绍,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包括4500余位教授和研究员,其中有近300位院士,2000余位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的授课教师实行岗位聘任制,截止到2002年12月,已聘任1623名教师,其中教授1296名(含院士144位),副教授287名。中科院研究生院同时聘请国内外杰出科学家、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或讲学,为研究生介绍前沿的科研动态,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吕晓澎表示,中科院这样的底蕴,是一般高校无法相比的。 吕晓澎坦言,与高校相比,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人文氛围的确相对弱些。现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成立了人文学院与管理学院,并通过举办人文论坛、讲座等形式,全面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离世界一流有多远 无论是中科院,还是高校,都在努力让自己的研究生院缩短与世界一流的差距。 “我们离世界一流还很远。” 谈及“我们离世界一流究竟还有多远”,几乎每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博士生或导师都这样回答。 什么才是世界一流? 李铁虎认为,世界一流首先意味着我们的原创性达到了相当高度。原创性,意味着没有人公开发表过,意味着这项成果能在本学科起到带动、引导作用,哪怕本身只是很小的成果,只要是原创,就意义重大。这种看法得到了多位博士生的认同。他们认为,达到世界一流,就意味着每年至少有一两篇博士生的大文章在世界顶尖的学术杂志上发表。 赵云罡的说法最为生动,也最为激情四溢。他说,如果我们最出色的学生都在国外读博士,那就说明我们的博士生培养离世界一流还差得很远。他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最出色的学生都选择留在国内读博士,再到国外去做博士后,开阔眼界,而后回国报效;同时,外国的博士会积极申请,到我国来做博士后,开阔他们的眼界。 (本报记者 王静 李晨)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col37/col80/article.htm1?id=2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