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博士教育的异化
时间:2008/8/17 10:52:57,点击:0

 

  □丁东
  博士生教育在中国大陆,不过20年左右的光景。然而博士生教育,却已步入老态。也许,有人不同意这种判断。的确,从数量上看,中国的博士生教育还处在强劲的增长中,据说近几年,要从每年招收1万多名博士向每年招收5万名博士的台阶攀登。然而,在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质量却在迅速下滑。
  20年前,中国博士生导师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连一些一流学者,都不敢申请博士点。苏州大学的钱仲联教授只申请硕士点,学科评议组的成员们自知学术地位并不比他高,于是建议他设博士点。那时培养的博士水平也是很高的。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第一批博士多数处于学术前沿,甚至没有毕业,其学术领先地位就已经得到同行的公认。对这样的博士,给予较高的荣誉和待遇,是合情合理的,对于学术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到了20世纪90年代,博士点和博士生的含金量便开始下降。老一代的博导退休了,去世了,他的博士授予权就转移到了本校本系本所本室的新一代人手里。如果新一代的导师也是国内公认的名家,博士点还算名副其实。但人们更多看到的不是青胜于蓝,而是二世而衰,乃至二世而亡。博士生越招越多,考生的整体质量自然与1980年代前期不可同日而语。就算导师本人够格,面对生源质量下滑也无可奈何。以至一些名牌大学的博导发出“博士硕士生源不如本科生”的慨叹。更麻烦的是官员们也看上了博士、硕士头衔的好处,于是纷纷挤进来攻读在职博士、硕士,他们入学考试和普通考生就不是公平竞争。有人入了校,不上课,还有官员的毕业论文是秘书捉刀代笔。现在,中国博士生的整体学术水平,不但不如80年代前期的硕士生,能不能超过那时的本科生,也很难说。
  然而,这种博士教育质量下滑、博士含金量降低的现实,并没有得到教育界的正视。许多大学对博士的盲目追崇有增无已。一些大学引进师资非博士不得入门。一些大学要求50岁以内的教师都要去攻读博士,否则不予评教授。
  在这种以增加博士点为首要目标的导向下,最受伤害的不是位居国内前十名的名牌大学,因为这些大学的博士点已经不少,想增加新点也不难。最受伤害的是那些地方综合大学。他们的财力本来就不如名牌大学宽裕,有限的财力和校系领导的精力,又都投放到争取设立博士点上。
  为了建立博士点,他们费尽了心机,天南海北地寻找学科评议组成员联络感情,拉关系。据说,为了增设一个博士点,投资数量达几百万元。在这样的气氛里,博士点的增设很难不演变为设租寻租机制。
  本来,考察一个大学,特别是综合性研究性的大学,首先是衡量学术水平,学术思想活跃,能够在国际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有一批名教授,能够培养出好学生,就是好大学。一个大学办得好不好,同行自有公论,社会自有公论。现在,这些都不讲了,变成了量化标准。博士点硕士点的多少,就成了衡量大学地位的硬指标。一个大学,一个院系,一个学科,如果拿不下博士点,教学质量再高,学术成果再多,也是白搭。在这种气氛里,人们的兴奋点便从学术创新转向学术包装,转向争取什么级别的课题项目,拿到什么级别的刊物发表,用什么公关方式达到这个目的,而学术问题本身,却被冷落到一边。
  所以,本文的题目就叫:博士教育的异化。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31030/xw/sd/200310300893.asp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中国博士生培养与世界一流有多远
下一篇: 研究生导师之“三难”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