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教育“收费顽疾”的根源、危害,及其解决出路
时间:2008/7/31 18:56:12,点击:0


  教育,这曾经是个很神圣的词。在中国近代史上,就曾有不少名人志士和华桥为之振臂高呼,献计献策,集资捐款乃至亲自献身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还是在封建主义统治中国的时候,他们就用自已的钱,兴办各种各样的学堂,其中最引人注目,令人难忘的就是女子中学。这类的学校的诞生,为中国的女性冲出家门,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枷锁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这些有识之士视兴办教育事业为修善积德,以有机会有能力为教育事业出力为荣耀。因为他们的奉献,不少年轻人(其中不乏穷人的孩子)后来成了建设新中国的真正栋梁。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中国的教育,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共产党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曾经千方百计地为挽留和发掘旧政权下的教育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新中国诞生以后,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少原来的学堂被改造成了如今的名牌大学。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策调整不及时,曾出现了“手术刀不如剃头刀”,“站讲台不如站柜台”,“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当教授不如卖煎饼”的现象。在当时,这种现象被知识分子们称为知识贬值。其后,这种问题被很快克服,随之而来的,是现在人们普遍反应强烈的教育收费混乱和大多数群众难以承受的教育高收费问题。很多人现在只要说到孩子的读书问题就露出一副痛苦无奈的神情。不少人非常形象地说:教育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而且这个无底洞的口子还越来直大,现在连汽车房子都能掉进去。

  教育“乱收费”这个“潘多拉”盒子的打开,始于80年代初期,也就是“恢复高考”以后。那时为了迎接高考,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开始出现。谁要这些复习资料,出钱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随后,学校自己开始编写并油印这种资料,跟在后面的就是初中、小学,从复习资料到模拟考试的试卷,收钱不但成了理所当然,也成了创收,改善教师待遇的手段。

  到了今天,除了幼儿园以外,从小学到大学,越来越多的收费名称和种类,已经叫人很难统计,因为新的品种在不断发明和增加,旧的项目又在不断变种,譬如在中小学里去年还没有出现的品种——“艺体费”,今年也出来了。什么叫“艺体费”?学校的解释就是文艺和体育方面的培养费用。在校长解释这种费的时候,有人挖苦说:“既然有艺体费,那就还该有语文费、算术费、自然费、地理费、历史费、特别是老师讲课得用嘴吧?,那就还得有一项——润嘴费!讲课得站着讲吧?那还得有站脚费!写黑板得用粉笔吧?那就应该有“防尘费”“板书费”“大脑消耗费”,调皮学生让老师生气,跟老师造成了精神损失,那还得有一项“精神损失费”……

  前些年的中小学收钱是不开收据的,这两年有进步,开收据,但上面只有三项:学杂费,代管费、保险费。这个杂费内到底含有多少内容,谁也没法说清。这就叫模糊处理,叫你家长没办法。反正小学每期得四百多元,高中得千把元,然后在学期内还有临时收费,补考费、补课费、班费、放假时要收下一期“的预交费”,开学时又收上一期的“补交费”反正收得家长头昏脑胀要算个准帐都没法算。

  昨天开学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宣传的“一费制”,在很多地方根本无法实行。不但老的收费变了种,新的收费项目也出现了,这就是本文在上面说过的“艺体费”“实验班”的“艺体微机费”。最伟大的发明还是把原来收的“择校费”也变成了“自愿捐款”,家长自己签字生效。

  至于大学,“点招费”和“打点费”那也是座撼不动的山。

  为什么教育收费顽疾如此难以治理,原因不外乎两条:
  其一:是学校与“上面”有“勾挂”
  其二:是家长在拚命支持

  笔者问过某学校的校长,他说不管收什么费,都得要按既定比例往上交,这些钱上交上到哪些部门,上交到哪一级为止?他说他也不知道,反正不上交是不行的。
  如此看来,“上面”在参与分红,也在参与保护,这是肯定的。至于这个“上面”上到了哪些部门,上到了哪一级,连学校都不知道,老百姓自然也不清楚。有了保护,中央再好的政策当然也很难执行。

  说到家长支持“乱收费”,有人可能不信,但一说出来就能理解了。下面是昨天(2003年,9月1日)刚调查到的几个例子。
  1、某朋友有个孩子,原来本可以是在离家近一点的小学上学的,但他觉得那儿教学质量不如离家远一些的学校好,于是就去求远的那个小学帮收下孩子。这事当然不好办,于是这位朋友就请一位“教干”帮忙说情,后来以多交700元的“自愿捐款”成交。这位朋友还说:“还得要买点东西送那位“教干”,这样下来也就省了三四百元,要不然的话,直接同学校谈判,怕是认捐1300元也办不好的。如此一来,这位朋友昨天交出去的现金就是369元(学杂费)加上700元共1069元。另还有那位帮忙“教干”的人情债尚未了结。
  2、一个初三毕业的孩子,因为分数不够,于是家长找自己在某中学教书的亲戚帮忙,最后说了半天,以交1000元勉强进了该校高一。
  3、某生因分数不够(200分都没达到),大专线也上不了,于是请人办了点招,拿到了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4、某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找人帮忙打通关节,出血花钱办“打点”,也拿到了某大学的通知书。

  总之,有的家长因望子成龙,为了孩子能上自己心意中的学校镀金,拿钱开道,主动破坏规则,学校和有关人员又乐得其所,乐在其中。于是,有关人员生活好了,房子有了一套又一套,高档小车也开始玩起来了,下一步就的目标不知是什么……

  在笔者所知的例子里,因为学校的钱来路多了,有的校长还成了小姐们的相好。包起了二奶……

  教育的收费混乱和高收费,特别是家长主动走后门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是破坏了正常的公平公正原则。
  其二是助长了教育部门某些人的贪婪风气。助长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并造成了信仰的缺失。
  第三是致使教育质量不断下降。试想一个平时不好好学文化的孩子,连200分都达不到就进了大学,这一百多分是什么概念?那就是说只要在主观题上乱蒙一气,再写篇请假条般水平的作文,就能取得这种成绩,然而这种水平的专科生乃至本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是什么样子,这就可想而知。人们都说电视荧光屏上有很多错别字,演员也经常念错字,这与低分进大学的现象怕是不无关系吧。
  教育高收费和收费混乱还严重损害了一部分穷人家庭的利益。因为孩子要上学,卖血供孩子上学的新闻,那里面也许还另有原因,因为那是个三个孩子的家庭。但有的家长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只有一个孩子,孩子考上了大学,自己又是个失业者,为了供孩子上学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去租破房子住。家长不愿意让人知道这种事,也不愿叫穷,当然更不愿意去申请什么帮助,这种硬着头皮上大学的新闻,记者是不容易采访到的。记者最看得见的是这两天大学新生报到的画面,因为那里面有不少新生开着自己的小车上大学……

  笔者看了这几天开学时幼儿园的收费情况。在小城镇民办的幼儿园里,一个小孩一期也就二百多元钱,连三百元都不到,这里面还包括中午在园里吃一顿饭,保险费在内,接送孩子的费用也在内。最有趣的是,这些民办的幼儿园,财政上是不会给他们的老师发工资的。也就是说,这些费用里面也包含了老师的工资,汽车的消耗和驾驶员的工资。老板的利润也全在这里面。
  除了全民所有制的幼儿园以外,中国现在有在数字上十倍于公办幼儿园,并且几乎普及到乡村的民办幼儿园(特别落后的地区除外)。他们收费之所以便宜,可能与这个巨大的数字有关。

  笔者认为,要真正根治教育高收费和乱收费的顽疾,可能的出路有赖于以下一些措施。
  (一)、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办好民办教育,让竞争机制把“价”压下来。借鉴历史的经验,鼓励一些有经济能力的海内外知名人士,华桥和大企业,不但要以非盈利或微盈利形式界入高等教育,也可以以福利形式界入九年制义务教育。这种做法一是对他们扬名有利,二是可以冲击中小学义务外收费的大堤,破开垄断这块坚冰。
  (二)、对高考而言,要进一步作好全国高考的统考工作(而不是象一些人所说的要取消)。无论艺术或体育专业,都要实行全国“专业高考统考”(专业高考统考可以以省为片区)和“文化高考统考”,不能因为专业的理由而讲什么特殊。据笔者观察,学校自主招生问题多多。其中,学校重复招生,学生重复考试,学校重复录取,考官择劣弃优的怪现象层出不穷。这不但使经济吃紧的家长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同时也为一部分不守规则的家长或这些家长的亲属们提供了一个拿钱开路,破坏公平公正原则、抬高“教价”的行为大开了方便之门,同时还给高等教育留下了质量不断下降的严重后患。
  (三)、鼓励民间捐资间接进入和赞助资金直接进入教育领域,教育部门应及时为捐资者、赞助者,汇报并公开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四)、借鉴国家体彩发行经验,新增教育彩票发行机构,并把这些机构的分支扩展到每一个乡镇,最大限度地筹措扶教资金。以解决成绩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中小学生的学书费问题。
  (五)、研究并部分试行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签合同的所谓契约教育。让学生和高校共同分担高等教育的收益与风险。调动学校学生双方的积极性。
  (六)、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下调现今高校某些专业、某些项目的收费标准,减轻学生的负担。例如很多高校现在的住宿收费,有的学校达到八个人挤在一间屋,笔者算过当地的住房价格,以这样的搞法,学校一年就可收回宿舍的房屋成本,这样的收费标准,明显地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若是改成五年收回住房成本,并把每间屋住八人改为每间屋住四人,不但安全,而且学生的负担也会减少很多。

   (毂倒猫腻 写于2003年9月2日)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314607&typeid=1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大学”者,有学说则大 ——高校改革“七..
下一篇: 借款蒙罪﹕一位教育学海归博士的遭遇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